更新時間:2023年06月30日15時22分 來源:傳智教育 瀏覽次數:
BASE理論是eBay的架構師Dan Pritchett在ACM上發(fā)表文章提出的,它是對CAP原則中一致性和可用性權衡的結果,也是對CAP原則的延伸。BASE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即使無法保證系統(tǒng)的強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即CAP的一致性就是強一致性),但每個應用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業(yè)務特點,采用適當的方式來使系統(tǒng)達到最終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BASE理論與CAP原則類似,也包含三大要素,即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軟狀態(tài)(Soft-State)和最終一致性(Eventually Consistent),具體含義如下:
• 基本可用,是指分布式系統(tǒng)在出現不可預知故障的時候,允許損失部分可用性,保證系統(tǒng)的核心可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可用不等價于系統(tǒng)不可用。
• 軟狀態(tài),也稱為弱狀態(tài),和硬狀態(tài)是相對的,它是指允許系統(tǒng)中的數據存在中間狀態(tài),并認為該中間狀態(tài)的存在不會影響系統(tǒng)的整體可用性,即允許系統(tǒng)在不同結點的數據副本之間進行數據同步的過程存在延時。
• 最終一致性,是指系統(tǒng)中的所有數據副本經過一定時間后,最終能夠達到一致的狀態(tài)。因此,最終一致性的本質是需要系統(tǒng)保證最終數據能夠達到一致,而不需要實時保證系統(tǒng)數據的強一致性。
BASE理論與關系數據庫中的ACID理論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論。下面,我們通過一張表來分析BASE理論和ACID理論的區(qū)別,具體如表1所示。
最終一致性
數據的一致性可以根據強度的不同分為兩種,即強一致性和弱一致性。其中,強一致性要求集群中的所有結點的狀態(tài)實時保持一致;弱一致性不要求系統(tǒng)各結點狀態(tài)實時保持一致,而最終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一種特殊形式。NoSQL.數據庫通常選擇放棄強一致性,用最終一致性的思想設計分布式系統(tǒng),從而使得系統(tǒng)達到高可用性和高擴展性。
最終一致性,指的是保證用戶最終能夠讀取到某操作對系統(tǒng)特定數據的更新。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不同結點上的同一份數據總是在向趨同的方向變化。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一段時間后,結點之間的數據會最終達到一致狀態(tài)。實現最終一致性最常見的系統(tǒng)是DNS域名系統(tǒng),由于DNS是多級緩存的實現,所以修改DNS記錄后不會立刻在全球所有的DNS服務結點生效,需要等DNS服務器緩存過期后,再向源服務器更新新的記錄才能生效。
最終一致性可以分為“因果”一致性、“讀己之所寫”一到性、“會話”一致性、“單調讀”一致性以及“單調寫”一致性,具體介紹如下:
• “因果”一致性:如果進程A通知進程B它已更新了一個數據項,那么進程B的后續(xù)訪問將返回更新后的值,且一次寫入將保證取代前一次寫入。與進程A無因果關系的進程C的訪問遵循一般的最終一致性規(guī)則。
• “讀己之所寫”一致性:指的是進程A在修改了數據后,它總能讀取到修改過的數據值,而不會讀取到原始值。讀己之所寫一致性是因果一致性的一個特例。
• “會話”一致性:指的是將訪問存儲系統(tǒng)的進程放到會話的上下文中,若是會話存在,則系統(tǒng)就保證“讀己之所寫”一致性;若是由于系統(tǒng)宕機或者網絡不穩(wěn)定導致會話終止,則需要建立新的會話。
• “單調讀”一致性:指的是進程已經讀取過數據對象的某個值,則任何后續(xù)訪問都不會返回在這個值之前的值,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個客戶端在之后的請求中獲取到的數據是最新的數據。
• “單調寫”一致性:指的是系統(tǒng)保證來自同一個進程的寫操作是順序執(zhí)行的。上述最終一致性的不同形式可以進行組合,例如“單調讀”一致性和“讀己之所寫”一致性進行組合,就可以讀取自己更新的數據和一旦讀取到最新的數據就不會再讀到舊版本的數據,這樣可以使得存儲系統(tǒng)降低了一致性的要求并提供了高可用性。